当地时间8月4日,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甩了一句“请期待进一步的措施”,如果你觉得这是句场面话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。 这其实是俄罗斯跟美国玩一场危险的“吓唬人”游戏里,扔下的一颗特制烟雾弹。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,它紧跟在俄罗斯外交部宣布 解除陆基中短程导弹部署限制的重磅消息之后 ,而且卡在特朗普划下的“8月8日最后通牒”前四天——这个时间点掐得准极了,摆明了就是冲着升级紧张局势、给美国上眼药去的。 这场隔着大洋的骂战,看着是特朗普和梅德韦杰夫俩人较劲,骨子里却暴露了世界大国之间规则失效后的脆弱,让人心惊肉跳。
俄罗斯这招“反吓唬”玩得挺溜。 特朗普不是搞了个“10天倒计时”想逼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低头吗?梅德韦杰夫直接来了个更狠的,把话题一下子拽到了最吓人的核武器上。 他轻飘飘一句“后面还有招”,瞬间就把压力加倍扔回了美国和它那帮盟友头上。 这步棋妙在哪?俄罗斯还特意点出,是美国先坏了规矩,比如在菲律宾部署“堤丰”导弹、在澳大利亚试射中程导弹,把自己包装成“被逼无奈才还手”。 这说法挺能唬人,让国际上一些看不惯美国霸道作风的人,觉得俄罗斯好像也有点道理。说白了,特朗普想用倒计时吓唬人,俄罗斯就放出更吓人的核阴影把你罩住。
“不说清楚”反而更吓人。 梅德韦杰夫偏不告诉你他到底要干啥,只说会有“进一步行动”,要适应“新现实”。这种藏着掖着的威胁,比明着亮牌更让人心里发毛。 对手得自己瞎猜最坏的结果,自己吓自己。看看俄罗斯以前的路数和现在这架势,这把悬着的剑可能往好几个方向砍: 可能把导弹怼到欧洲家门口 :最直接的就是在白俄罗斯快速部署像“口径”这类射程远、打得准的中短程导弹。 这玩意儿要是架起来,德国、波兰这些北约核心国家全在射程内,等于让欧洲人重温冷战时期被核导弹瞄准的噩梦。 这不仅能离间美国和欧洲盟友,还能试试北约那个“一家挨打全家帮忙”的承诺,在核威胁面前到底管不管用。
可能掐住美国经济的脖子: 俄罗斯手里攥着个大杀器——钯金。全球就它产得最多,美国造汽车、造高端芯片,关键零件里少不了这玩意儿,美国进口的钯金有三分之一靠俄罗斯。 要是俄罗斯卡住不卖,美国汽车厂和芯片公司就得抓瞎,让特朗普最头疼的物价飞涨火上浇油,他吹嘘的“把工厂搬回美国”也成了空话。
可能彻底掀了核谈判的桌子: 最要命的一招,就是俄罗斯宣布彻底退出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。这可是美俄之间最后一道管着核武器数量的重要协议。 它要是废了,两边核武库就彻底成了黑箱,想造多少造多少,全球防核扩散的努力等于白干。 这种“引而不发”的模糊战术,效果已经出来了。欧洲那边,特别是德国法国,现在慌得不行,生怕特朗普那个“最后通牒日”变成“核摊牌日”。这种恐慌,正是俄罗斯最想看到的,正好用来撬动美欧之间的团结。
核按钮成了社交工具,这玩笑开大了。 梅德韦杰夫玩社交媒体很溜,但这恰恰暴露了最恐怖的问题:人类手里最要命的核武器,现在成了社交媒体上博眼球、搞人身攻击的工具。 之前梅德韦杰夫半开玩笑地提到“死亡之手”系统(意思就是哪怕俄罗斯被核平了,预设程序也会自动把剩下的核弹全打出去报复全世界),特朗普立马回敬说要在波罗的海部署核潜艇。俩人用“毁灭世界”的武器互相恐吓,那轻松劲儿,跟小孩比谁的玩具枪更厉害似的。 更糟心的是,这场危险的游戏里还夹着私人恩怨。特朗普骂梅德韦杰夫是“失败的前总统”,梅德韦杰夫就戳他肺管子说“别学拜登那套”。当核武器按钮跟社交媒体的发送键绑在一块儿,个人情绪掺和进来,冷静判断就没了,犯大错的风险嗖嗖往上涨。 有消息说俄罗斯可能已经提高了“死亡之手”系统的战备等级。现在气氛这么紧张,万一传感器抽风,误把流星雨或者别人家的动作当成核攻击,这套为了确保“要死一起死”的系统,很可能自动启动——决策时间被压得极短,甚至可能在人类领导反应过来之前,毁灭的按钮就已经按下了。 核密码钥匙跟发微博的按键绑一起,人类的命运就跟走钢丝差不多了。
说到底,还是家里那点事闹的。 剥开“大国你死我活”的外壳,这场危机真正的动力,是俩人都想解决自家内部麻烦: 特朗普急需“强人秀”:他在国内支持率掉到41%,中期选举压力山大。对俄罗斯摆出最凶悍的样子,是一箭双雕:既能讨好背后金主大军火商(他一宣布派核潜艇,洛克希德·马丁这些公司的股票就涨了),又能把老百姓对物价飞涨的火气转移开。 他突然把给俄罗斯的期限从50天砍到10天,也暴露了他对普京不接招的极度焦虑——打了六次电话,谈了四项“协议”,结果全是空头支票,被美国媒体笑话是“史上最贵的电话粥,啥也没捞着”。 梅德韦杰夫要“打翻身仗”:这位前总统以前被看成“亲西方温和派”,在国内没啥人缘,支持率才7%。现在被特朗普指着鼻子骂,反而成了他改变形象的天赐良机。 他被美国骂得越狠,国内那些民族主义者就越挺他,甚至夸他“比普京还硬气”。这无疑给他重返权力中心加了分。克里姆林宫内部配合也很默契:梅德韦杰夫在前台当“抗美先锋”放狠话,普京在幕后保持沉默,显得高深莫测,发言人佩斯科夫再适时出来补一句“只有总统(普京)说了算”。 这组合拳,既给官方留了退路,又明明白白告诉特朗普:真想谈?找我们老大普京谈去。这场国际大戏,骨子里是俩人演给各自国内观众看的双簧。
8月8日过了,日子更不好过。 梅德韦杰夫那句“等着瞧”,像颗定时炸弹,滴答声跟特朗普的“最后通牒”倒计时一样响。 8月8日根本不是终点,而是更危险阶段的开始。 如果特朗普真动手制裁,俄罗斯的导弹部署或经济报复很可能24小时内就到位,全球市场得抖三抖,国际关系裂痕更深。 要是特朗普怂了或者找借口拖延,那他“纸老虎”的名声就坐实了,个人威信和美国的面子都掉地上了。怎么选都是输。
这场闹剧最可怕的后遗症,是核武器那层“碰不得”的禁忌正在消失,而过去防止擦枪走火的机制也快废了。 《中导条约》早成废纸,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也快散架。冷战时期好歹还有条高层热线(比如著名的“红色电话”),几次差点打起来都靠它拉回来。 现在社交媒体时代,这套救命机制好像没人用了。世界似乎又退回到“你敢动我,我就跟你同归于尽”的原始恐怖状态,却没了当年防止意外发生的安全阀。 巴西总统卢拉那句大实话——“超级大国的领导们,放下手机干点正事吧!”——道出了这个时代的荒唐和悲哀。可悲的是,在疯子主导的危险游戏里,清醒的人往往只能干看着。
当核威慑成了推特热搜,清醒的人往往只能干看着。 当核威慑成了推特热搜的谈资,人类还能不能平安走下去,真就取决于者那一刻的心情,和手指头会不会在屏幕上滑错了地方。 两大国的怒火,现在全看社交账号上谁先忍不住按发送键。
金河配资-线下炒股配资网站-线上股票配资-在线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